官网    |     主页

我院顺利举办线上第四届流动人口子女学术研讨会暨政策论坛

作者:来源: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0-06-13

2020年6月13日-14日,由我院主办的第四届流动人口子女学术研讨会暨政策论坛在线上顺利举行。来自哈佛大学、罗切斯特大学、北德克萨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青草公益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政府及相关机构工作人员相聚“云端”,与会嘉宾围绕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发展问题展开为期两天的政策论坛与学术报告活动。200余位关注该议题的社会各界人士在线参会,共同探讨新冠疫情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在13日的政策论坛上,共11位资深学者发表了精彩观点。以下为观点提炼:

疫情背景下我国贫困农村婴幼儿早期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发言人:史耀疆(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所长)

史耀疆教授分享了农村婴幼儿早期发展在疫情后可能面临的新的问题。中国目前大约有1,170万0-2岁留守儿童,超过中国0-2岁儿童的四分之一(UNICEF, 2014)。在疫情以后,部分流动人口被隔离,导致他们的婴幼儿子女缺少照顾。虽然在疫情期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文件要保障这类儿童的关爱照顾,但是,父母外出对婴幼儿究竟带来怎样的效应是我们需要特别留意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母亲外出务工的情况越来越多。目前,学界尚没有形成母亲外出务工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共识,但根据一些研究表明,0-3岁的孩子在缺乏父母的陪伴下可能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健康以及社会情感发展的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也表明,0-3岁是对孩子早期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最高的一个时期。根据史耀疆教授团队的研究显示,目前中国农村有大量0-3岁的孩子是处在缺乏母亲照顾的状态,这些孩子存在认知滞后、语言滞后、社会情感发育滞后的问题,因此,母亲外出打工会对孩子的认知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母亲的外出务工能够为家庭带来正向的收入效应,但在疫情的影响下,母亲的外出务工收入可能会降低,因此收入效应减弱;同时,母亲外出务工使他们对子女的照顾陪伴效应减弱。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有效的提升农村人口下一代人力资本水平,史耀疆教授建议实施一些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让农村母亲能够留在家里陪伴婴幼儿。

疫情冲击下再谈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建问题

发言人:吴开俊(广州大学副校长、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

吴开俊教授针对广东省农民工随迁子女集中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和惠州七个珠三角城市,报告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建问题。

首先,相比京津冀和长三角的随迁子女集中城市,这七个珠三角城市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在财政投入的努力系数、“入读公办学校”学生总量、与父母“在一起”指数等指标都比较靠前。从经费投入的角度看,珠三角城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在市级财政(包括区/县),合计承担的比例均在97.83%左右,而中央和省财政合计承担比例几乎没超过3%。

其次,吴开俊分享了对未入读公办学校的随迁子女进行不同水平的生均经费补贴,这七个城市的经费缺口的大小。他们发现,如果通过购买民办学校学位的方式来补贴生均经费,广州、佛山和中山的经费缺口总计25.15亿,而深圳、东莞、珠海、惠州四个城市的总和经费缺口有77.69亿。

最后,面对这些经费缺口,报告中建议依据不同城市的财政负担情况,调整地方、省财政、中央财政的分担比例。广州、佛山和中山的教育经费由市级(包括区/县)财政自己承担。而其余四市的缺口过大,应由更高级别的省财政和中央财政进行分担,例如省财政负担比例上升至20%,中央财政约为5%。

疫情冲击下的流动儿童中考困境

发言人:向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研究员、讲师,青草公益联合发起人、理事长)

向芯博士以广州为例,详细阐述了当前流动儿童面临的初中毕业后的升学问题。青草公益的调研团队跟踪广州异地中考政策的变迁。2014年正式推出异地中考政策提高了非户籍生考公办普通高中的门槛,且压缩了公办普高开放给非本地户籍学生的学位数量和比例。根据向芯团队的估算,2018年,广州非本地户籍考生被公办普高录取几率仅有本地户籍考生的五分之一左右。

其次,向芯根据青草公益2018-2020年间的田野调查资料,将流动儿童入学的初中根据生源类型和升学引导策略分为“中考至上”、“系统分流”、“中考无望”三类,并发现不同类型的学校对学生参加中考的引导策略不同。他们还发现,由于流动儿童面临的系统性的升学壁垒,很多学校里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早就确定了读高中是没有希望的,向芯团队借用人类学理论中的阈限(liminality)的概念来形容这些学生所处的状态:主流的考试升学目标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吸引力,但又还没有其他有说服力的目标和框架指引他们当下的生活,于是许多学生沉迷于娱乐,在家长、老师看来好像不求上进。

疫情的冲击对处于“中考导向”和 “过渡空间”的学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疫情导致的中考时间不确定和线上学习效果不佳让“中考导向”的学生和家长更加焦虑;而处于“过渡空间”的学生则被从对他们无意义的课堂学习中解放了,他们中有的更加沉迷于游戏、刷视频,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利用了这段时间学习新技能、尝试做微商,从而丰富了对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的想象。

向芯最后总结了当前政策与实践面临的挑战。如何推动提高甚至取消非户籍生学位限额、如何帮助提前被判定为上普高无望的初中学生提前积极主动地探索未来出路,以及如何改善中职教育和改变社会对中职的歧视是当前政策与实践面临的三大挑战。

跨界公共服务供给中社会组织参与的多重困境及其超越——对长三角流动儿童教育服务领域社会组织实践的考察

发言人:刘玉照(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刘玉照教授与王元腾博士基于对长三角流动儿童教育服务领域社会组织实践的考察,首先分析了跨界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社会组织所面临的两方面的困境:一方面是“跨区域”的儿童服务提供,存在衔接与协同困难;另一方面是,由于“跨领域”,社会组织“独立自主、公益追求”的实践取向与政府“有意控制”及市场“牟利取向”存在张力。

其次,他们的田野调查结果显示,为了超越当前所面临的参与困境,社会组织在以下两方面做出努力:一方面,社会组织在“跨区域”中充当了“网络链接”的角色。一是通过搭建中介桥梁,以民间性非正式组织身份嫁接起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间的沟通渠道;二是打造资源链接平台,增加了社会组织间的沟通交流机会,加强稳定合作。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在“跨领域”中扮演了“缝隙粘合”的角色。一是转化政府资源,构造均衡点;二是面对社会组织牟利的质疑,主动切割市场和公益服务领域以强调公益价值追求;三是构造多元化组织身份,多方动员企业、政府资源。这些举措消弭了社会组织与市场、政府间的张力。

打工妈妈互助积分入学探索

发言人:黄励(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社区发展部总监)

广东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的负责人黄励分享了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在广州打工社区中组织打工妈妈就积分入学入户政策进行互助的一些探索经验。黄励的团队走访发现,积分入学入户政策有助于外来务工家庭获得公共福利和教育公平,但由于家长们不了解政策、看不懂政策细则、申请过程麻烦等原因阻碍这些家庭享受积分入学的机会。通过组织打工妈妈进行积分入学政策互助,以宣讲会、线上微信群等互助形式介绍积分入学政策内容和分享成功家庭经验将有助于这些外来务工家庭克服障碍,获得社会支持,扩大积分入学政策的实际受益面。

近期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一些焦点问题

发言人: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陆铭教授分享了疫情影响下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五个看法。其一,本次新冠疫情主要影响了大量农民工就业的服务业以及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造成了大量农民工失业、社保断缴、在城市的居住中断。因为这些原因,他们的随迁子女可能将不符合流入地城市的入学条件。

其二,陆铭教授认为,不能因为本次疫情从武汉开始爆发,就认为疫情与城市规模有关,从而反对城市化和大城市发展。

其三,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高中教育问题,我们需要有前瞻性。一旦高中教育进入到普及阶段之后,在流动人口众多的特大城市将急剧增长对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

其四,户籍制度改革需要得到重视。在《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的出台下,中国的特大城市发展可能会为了抢占国际人才降低外国人永久居留的门槛。因此,我国可能出现流动人口获得大城市户籍的门槛高过外国人永久居留的门槛的情况,这个矛盾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

其五,陆铭教授建议未来柔性处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入学权力。例如,针对部分出生和生活一直在当地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他建议从城市的人文关怀和公平角度,考虑他们的入学需求,适当降低入学门槛。

疫情期间的流动儿童教育

发言人:陈媛媛(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助理、人口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陈媛媛教授基于上海流动儿童跟踪调查数据分享了疫情期间流动儿童教育的最新状况。首先,报告指出,2014年以来,大城市人口调控政策导致北京和上海的流动儿童入学率下降。根据上海的调研数据,2015年起,市区公办学校内流动儿童比例逐渐下降;郊区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比例在2015-2018年下降,2019年后有所回升;郊区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招生人数下降,同年级学生转出率上升。2019年后招生人数有所上升,但学校之间差异很大。

其次,报告调研发现,疫情期间,流动儿童转学率显著增加,尤其是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主要原因包括家长因疫情离开上海,返回原籍地工作;有些学生留在原籍,因为原籍的学校开学更早。

报告进一步指出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疫情期间遇到的四点困难:返校率下降,生源减少,生均经费下降,导致学校财务困难;教师工资水平低,师资不足;疫情防控的人力、财力和场地资源不足;学生返校和上下学增加了疫情防控难度。

最后,报告总结了流动儿童疫情期间的学习情况:流动儿童学习的设备条件受限,很多仍然在农村,没有网络;家长教育水平较低,无法辅导;线上的教学效果打折扣;复课后有些学生无法返学。

疫情下的上海随迁子女学校近况

发言人:周纪平(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前副会长,随迁子女教育专委会主任)

周纪平会长先介绍上海随迁子女学校的数量变化,在最多的时候大约在160所左右,但近几年随着城市人口管控相关政策,上海市采取公办为主的管理的办法,逐渐压缩民办随迁子女学校,到现在仅剩64所,今年还将关闭一些。接着他分析了疫情下上海随迁子女学校的近况:首先,因疫情原因,学生流向发生变化。年初,不少随迁学生随父母返回老家过年,在疫情发生后,一部分选择留在老家后,父母在当地就近务工,不再返沪。人数不是很多,但各镇情况有所不同,有的接近百分之五十。返沪未返校继续在家上网课也有一部分,尤其是即将关停的学校受影响更大,家长对学校缺乏信任感。年度考核对学校关停有直接影响,不能达标的学校当即取消下一年度的招生指标计划;由于生源减少,获得的经费补助减少,这更加剧了教学人员流失,迫使学校关停。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将随迁子女学校的教师培训纳入全市学校教师培训体系,并依相同考核标准要求学校,这对于随迁子女学校有利,但也加大了压力。第三,疫情期间NGO组织针对随迁子女开展了不少社会服务。例如开展家长网络教育讲座、资助困难学生饮食等。最后,随迁学校经费紧张,仍是当前主要问题。优秀教师留不住,随迁子女学校运营难度大。五个区中虽然有两个区已将生均经费提升到每人每年7000元,但另外三个区仍然维持在6000元。希望政府加大随迁子女学校的经费投入和扶持力度,保证学校良性运作。

抗疫的困顿与磨练——以上海和杭州两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为例

发言人:陆建非(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陆建非教授分享了他观察到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新冠疫情下面临的心理上的、经济上的和管理上的困顿的磨练。首先他谈及了他在疫情期间到访过的位于杭州余杭区和上海宝山区的两所学校。通过对学校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他发现几点现状:第一,网课的质量不高;第二,线上学习环境不好;第三,抗疫现状不容乐观;第四,两所学校的经济状况比较乐观。根据这种现状,他进一步从心理、经济和管理三方面分析了流动人口所面临的的困顿和磨练。

随后,陆建非提到,本次疫情更加凸显了流动人口所面临的问题,例如流动人口群体的边缘化、健康危机、社会经济危机和保护危机。同时,本次疫情也给推进社会治理的法治进程带来比较大的困难,尤其是打破了扶贫的节奏。

最后,陆建非认为要关注、关心、关爱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一定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作用,不断提高它们在抗疫磨练当中的生存能力,使得民工子女学校能够长久有耐力地发展。

强化学校健康教育,提升流动人口子女应对疫情能力

发言人:冯文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冯文猛的报告主要围绕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健康教育展开。报告指出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根本需以预防为主,因此,以学校为基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有组织的、以增进学生及学校全体人员健康为目的的学校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教育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掌握知识技能,减少危险因素影响。

首先,报告梳理了国际上学校健康教育的有关做法,主要以立法推动为主。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和英国等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设立国家健康教育相关法律条文。

其次,报告指出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发展的制度政策在不断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目前我国健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政策包括综合性政策,例如《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以及和以特定疾病防控为目的的专项教育政策,例如《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等。当前,几乎全国所有学校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学校健康教育活动。

最后,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四点:健康教育政策体系不完善,部门协作性欠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动力不足;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能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应对性的政策建议。

线上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影响

发言人:唐晓杰(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受疫情的影响的停课不停学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线上教育的实验,线上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到底有什么影响,是唐晓杰所关注的主题。

唐晓杰首先介绍了近几年上海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基本情况:总量基本稳定,但是近年来随迁子女学校及其学生数量越来越少,主要由公办学校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育虽然受到很多的认可,但唐晓杰认为:虽然流动人口子女能够接受线上教育,能够享受线上优质资源,但是他们在其他方面可能受到制约,比如电子设备的获取,家庭的环境,课本教材的到位率和师生互动的平台等方面。

最后,唐晓杰针对“搞好线上教育要覆盖全体学生,尤其能够对流动人口的子女,让他们也能够享受到所谓优质教育”这一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加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二是要加强电子教材电子课本的配套。三是要监控技术带来的风险。四是要加强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