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    |     主页

冯帅章: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是硬币两面,应结合研究

作者:来源: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发布时间:2018-01-16

       1月11日,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与广州市社会创新中心联合举办了“流动儿童的城市成长之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邀请了高校学者、公益组织代表、社区代表、民办学校校长代表、流动儿童家长代表等出席,旨在提供各方共同探讨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所遇到的现状和挑战的交流平台。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教授在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流动和留守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现在对留守儿童问题探讨都主要在流出地,没有从流入地角度思考,没有和流动儿童问题结合一起。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和关注将非常有意义。羊城晚报移动客户端“羊城派”刊登了会议主要内容,现将报道原文转发,以飨读者。

报道原文:

流入北上广,千万余流动儿童“上学难”问题怎么破?

       近日,一场以“流动儿童的城市成长之路”为题的研讨会在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进行。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2015年中国流动儿童共有3426万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总数合计1.03亿人,占中国儿童总数的38%。也就是说,中国每10名儿童中就有约4名直接受到人口流动的影响。


深圳市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深圳市就读于公办学校流动儿童占比已经连续三年维持到在46%上下波动,不足一半。而究其原因,北京公益组织新公民计划副总干事岳毅桦认为,流动儿童“上学难”问题主要在于流入城市入学、升学门槛的提高。

       面对大量流动儿童,如何保障更多他们可以顺利完成义务教育,成为考验各地政府的一个难题。

1516066865842083519.png

       努力证明具有“稳定住所”

       关于升学门槛高,广州番禺小金雁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彩芳分享了她的故事:彩芳15岁的孩子马上就要在广州参加异地中考了,目前,彩芳正努力证明其具有“稳定住所”。

       “今年新增了房屋备案的条件。房屋备案需要走五个部门,我当然可以去走,问题是房东不愿意啊!”彩芳说,“我深深感受到那种危机感——明年9月份,孩子会在哪里读书?我会很努力,但真的不知道。”

       广州民办学校学位将近减少一半

       民办的打工子弟学校是流动儿童读书的另外一个选择。岳毅桦表示,从2009年到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民办学校就读的保持在20%左右。从研讨会上嘉宾的分析看,由于各地政策差异,北京、上海和珠三角地区的民办学校有着不一样的命运。

       2009年后,北京市没有再为“打工子弟学校”颁发过办学许可证,截止到2015年1月,北京有证打工子弟学校超过60所,另有超过6所打工子弟学校依然“无证”运转中。在2014年大城市控制人口数量的背景下,打工子弟学校越来越难以发展。

       上海农民工子女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周纪平则表示,2008年开始,上海逐步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范畴,即政府直接购买民办学校学位,将教师、学校硬件等统一纳入管理。“纳民”之后,上海民办学校的教师工资、学校硬件都得到很大的提供和改善。

       但2013年后,上海引入积分入户制度,而在沪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父母一方必须有居住证。系列政策导致了民办学校招实规模缩小,最终不得不“关停转并”。周纪平说,根据最新统计,上海只剩下113所民办学校,估计2018年这个数字会少于100。

       广州的情况又如何?广州番禺区大石会江实验学校校长凌玉明介绍,如今政府已向民办学校学生进行补贴,小学每学期675元/生、初中每学期1200元/生。同时,政府也对符合条件的教师给予从教津贴1000元/月,开放落户名额给民办学校优秀教师。但由于控制学校规模,目前如今学位将近减少一半。

       公益组织入场助破局

       在就读公办、民办学校都面临困境的情况下,流动儿童何去何从?

       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的项目主任黄励现场发布了《珠三角流动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这份报告通过问卷和深度访谈了解了珠三角地区84家针对流动儿童服务的社会组织。这84家社会组织有七成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即公益组织。

       目前在广州南沙区开展社区服务的广东木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是如此。广东木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服务对象定位为社区的外来打工者,针对流动儿童的服务是慢慢拓展开的。

       广东木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丁奕分享,他们针对流动儿童的服务主要包括:组建积分入学关注小组,进行线上、线下知识分享;针对打工服务难以照顾孩子,社区开展暑期夏令营、课后辅导班、组建周六家长互助托儿小组。未来他们还会尝试组建教育公平关注小组,想推动政策层面的改善。

       尽管目前已经踊跃出不少公益组织关注流动儿童问题,但黄励提到目前珠三角地区流动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目前数量非常有限,其发展在总体上处于探索阶段。

       她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加大流动儿童服务领域的专项资金投入,建立政府与社会力量协作网络,如妇女儿童之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提出:“流动和留守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冯帅章发现,现在对留守儿童问题探讨都主要在流出地,没有从流入地角度思考,没有和流动儿童问题结合一起。他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和关注也是非常有意义。”

       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常委的崔丽霞也表示,“目前,广州还没有关于流动儿童受教育权报告,希望这次会议能成为这样一份报告的开始。”

1516066883902020684.jpeg


活动现场: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文章来源:羊城派1月13日文章《流入北上广,千万余流动儿童“上学难”问题怎么破?》

文/图 羊城派记者 符畅 通讯员 朱新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