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    |     主页

新时代,商事制度改革在路上

作者:李书娟来源:南风窗第605期评刊发布时间:2017-11-18

摘要:2017年11月23日,《南风窗》杂志刊登了暨南大学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书娟的文章《新时代,商事制度改革在路上》。这里,我们转载《南风窗》杂志的报道以飨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下,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依然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要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激发市场活力、深化经济改革势在必行。为此,党的十九大强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作为活跃市场经济重要抓手的商事制度改革,三年来释放改革红利明显。我国原有的商事登记制度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阻碍了市场经济的顺畅运行,2014年由李克强总理主持启动对商事登记制度进行改革。经历了最初的注册资本“实缴制”到“认缴制”,“前置改后置”、“先证后照”到“先照后证”、“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的商事登记改革,到“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约束机制”的市场监管改革。商改明显改善了营商环境,极大便利了市场进入、释放了企业活力,促进了大众创业、活跃了市场经济,市场主体的数目激增。

商改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进一步深化商改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我们对试点省份之一广东省各地市2017年商事制度改革评估的调研情况,现阶段商改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宽进”已经实现,“严管”亟待落实。具体表现在:1、行业法规与改革条例存在“打架”现象,导致职能部门无所适从。2、监管压力呈倍数增大。市场准入条件前所未有的放开,激活大量市场主体“井喷式”进入,监管部门人手不足。工商登记部门对登记材料只负责形式核查不负责真实性审查,部分地区出现假证登记、联系方式不实等现象,给后续监管及税务部门造成管理风险和漏洞。3、信息共享不充分。各地的部门没有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存在“信息孤岛”现象。登记信息推送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审批监管部门认领信息。尤其要解决工商与税务部门的平台对接问题,避免信息丢失、重复填写。4、“双随机”难以落实。部门联动有待加强,协同监管存在难度。5、现有“简易注销”办法对“僵尸户”的清理实质作用不大。简易注销有若干适用条件,对不主动申请、存在未了债权债务关系、税务未清的“死户”仍然难以清理。6、“三证合一”、“五证合一”甚至多证合一后执照在部门间的认可度有待加强。多证合一不应该停留在形式上的合并,更应该体现功能上的合并。新证上已经包含的证件信息需要重新开证明,给企业增加负担,也浪费部门的行政资源。

进一步深化商改,是一项从上至下的系统工程。首先,要在部门和社会加强宣传。商改并非一家之事,需要各部门的联合行动。杜绝无证无照经营,营业执照只代表获得市场主体资格,从事具体的经营业务需要办理相应的审批许可证。其次,改革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各类法规之间需要高层协调。另外,信息平台的建设宜省级层面统筹,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完全共享。加强部门协调,倒逼职能部门改革。建立起有效的监管规范和监管机制,职能密切相关的部门摸索合并设立或者合署办公。最后,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充分发挥知情优势,积极探索有效的改革实施办法。

 改革仍在路上,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让我们砥砺前行。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书娟 

原文发表于《南风窗》第605期 评刊


  


  


返回